1.耐火泥制備
(1)回轉窯砌筑前,應先對各種耐火泥漿進行預砌測驗,以確定不同耐火泥漿的凝結時間、初凝時間、粘稠度及用水量等。
(2)耐火泥應盡量使用同一專用泥箱配制同材質耐火泥漿,更換不同耐火泥漿時,應將泥箱徹底清洗干凈。避免出現錯拿砌磚時用錯耐火泥材質,或因耐火泥材質混合造成性能下降,甚至出現急凝而報廢。耐火泥的運輸容器也應使用同一專用容器,更換耐火泥品種時需徹底清洗干凈。
(3)耐火泥調配用水玻璃與水的混合物的比例為3:1,制備時應做到用量準確,均勻攪拌,隨調隨用。
(4)當環境溫度太低時,可添加加熱水進行攪拌,保證耐火泥漿的適宜制備溫度。
(5)氣硬性耐火泥制備完成后,確保其具有30min以上的可砌筑時間。已配制完成的耐火泥漿不可隨意加水,已初凝的耐火泥不得繼續使用。
(6)灰縫耐火泥漿的飽滿度要大于95%以上,要求填充密實。
(7)發現回轉窯窯殼無法找正,如在窯爐內部時,干砌使用調整鐵找正,濕砌使用耐火泥漿找正,其他部位通常也使用耐火泥漿找正。
(8)耐火泥配制應嚴格按照廠家的耐火泥配制說明書要求,耐火泥施工應與相應的耐火磚材質相匹配。
2.濕法砌筑
(1)耐火磚砌筑要求耐火泥漿飽滿密實,磚縫寬度應符合設計使用要求,一般為1~2mm。
(2)耐火磚放置并揉壓就位后,使用木錘或橡皮錘敲打找正。
3)托磚板和法蘭盤等金屬器不得直接接觸耐火磚,與耐火磚接觸的面需涂抹一層耐火泥,托磚板下預留膨脹縫,膨脹縫寬度應符合設計施工要求。
3.拱圈內的鎖磚
(1)回轉窯拱頂或圓墻砌筑時,每圈砌至Z后5~6塊磚,先預砌干擺耐火磚,嘗試不同轉型組合以達到楔緊的要求。如不能楔緊,則需加工耐火磚,然后加入加工磚再次預砌干擺并楔緊。
(2)加工面不得朝向殼體,避免耐火磚與殼體之間不能有效貼合。
(3)鎖磚的位置應與加工磚有2~3塊耐火磚的距離,且不得在拱頂處。
(4)每圈Z后一塊磚從側面楔入,Z后一塊鎖磚從正面楔入,鎖磚盡量使用原磚,以確保鎖磚的強度,并減小鎖磚楔入時的摩擦。
4.拱圈耐火磚的挑選與加工
(1)加工磚必須使用切磚機,保證其表面平整,且缺棱、缺角都要求與原磚保持一致。
(2)加工磚長度應大于原磚的一半,寬度應大于原磚的70%,以確保加工磚具有足夠的強度。若加工一塊耐火磚的尺寸小于以上規定時,則應使用兩塊加工磚。
(3)不得在已筑好砌體上加工磚、鑿磚或當作砧體進行敲擊作業等。
5.干法砌筑
(1)干法砌筑拱圈耐火磚,要求與濕法砌筑相似。Z后的楔緊操作,應使用厚度為2mm的鋼板,將其楔入端打磨出小于6°的楔角,將其楔緊。要求楔緊鋼板表面平整,沒有出現凹凸、毛刺、銹蝕等現象。
(2)每個磚縫中只能楔入一塊鋼板,鋼板不得楔入鎖磚的磚縫內。
6.膨脹縫的留設
(1)一般來說回轉窯砌筑時的預留膨脹縫的間距應在1.5~2.0mm之間。
(2)膨脹縫的預留位置應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圖紙要求,如無特殊要求則應避開耐火磚受力部位。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