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高性能水泥
1.1高性能水泥的定義
用普通細度的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到達28d齡期時可能有25%以上的顆粒沒有參與水化,太粗的顆粒不能完全水化,過細的顆粒會結團增大孔隙率,增大需水量影響混凝土的密實性,影響強度,因此,高性能水泥的顆粒級配組成應是在一定范圍內連續分布的,對強度增進起主導作用的3-32μm顆粒含量在65%~75%,其中16-24μm對強度增長作用明顯,含量越多越好,3μm以下含量低于8%,比表面積不大于350m2/kg, n值接近1.1~1.2,有研究結果表明,n值與3~32μm的顆粒含量相關性很好,3~32μm的顆粒含量高,n值也高,其水泥工作性能高,水泥流變性能好,具有較低的水灰比,水泥石結構致密,具有高耐久性、高體積穩定性、良好的力學性能。
1.2高性能水泥具有下列明顯的優勢:
⑴生產的過程中大量使用工業廢渣,減小環境負荷,減少熟料用量,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經濟效益顯著。
⑵強度高,用高性能水泥可大幅提高拌制構件的混凝土標號,可減少構件的鋼筋用量或減小構件的截面尺寸;構件彈性模量大,可大幅提高構筑物的結構剛度。
⑶耐久性好,成型后的混凝土密實度高,抗滲、抗凍、抗碳化、耐腐蝕性能好,構筑物的使用壽命長,可達100年或以上。
⑷對外加劑的適應性強,減少用量。在執行新國標后,對水泥的早期強度要求提高后,企業往往都是采用提高粉磨細度的方法來提高早強,造成水泥中細顆粒含量偏多,導致水泥需水量增大,與外加劑的適應性變差。采用高性能選粉機介入生產過程可有效控制成品水泥中的細粉含量,使之與外加劑的適應性更強。
⑸高性能水泥拌制的砂漿塑性大,流動性好,可用于澆筑配筋密的小尺寸構件,其良好的流動性可保證混凝土構件的密實度。
二、高性能水泥生產工藝探討
2.1工藝:輥壓機半終粉磨加磨尾閉路內循環
?⑴工藝如下圖所示
?該工藝為輥壓與球磨前后雙閉路內循環粉磨工藝,前端輥壓機出來的物料提升入V型選粉機,V型選粉機分級出來的粗料入輥壓機重新擠壓,<1mm細料進入JD精細選粉機進行分級,分級出的<30μm微粉通過細料收集器收集后與磨尾選粉機成品一起攪拌入庫,30μm<粗粉<1mm入管磨機研磨,研磨后的物料通過磨尾提升機送入JD高效內循環精細選粉機分選,選出細粉成品入庫,粗粉重回球磨機研磨。此工藝就是在前端輥壓部分的V型選粉機與細粉收集器之間增加一臺JD精細選粉機,在后端球磨部分采用JD高效內循環精細選粉機形成獨立內循環分選系統代替能耗較高的O-Sepa選粉機系統。
通過研究發現在輥壓系統中,物料經輥壓機強力擠壓后,擠壓過物料含有大量30μm及以下的合格細粉,利用JD精細選粉機及時選出,并作為成品輸出;同時,利用磨尾JD高效內循環精細選粉機的高選粉效率及高選粉精度,以確保最終成品45μm細粉含量(45μm篩余≤2%),是系統改造成功的關鍵!而其中高性能選粉機是關鍵中的關鍵!
⑵輥壓機半終粉磨加磨尾內循環工藝特點:
?a.現今較流行(先進)工藝,在V選后增加一臺精細渦流選粉機,將輥壓機產生的細粉及時選出,由旋風分離器分離后進入成品。
b.入磨物料中的細粉被選凈,消除過粉磨現象,改善了球磨機的工況。
c.系統產能高,提產幅度大,輥壓機的細粉被選出進入成品水泥,提產效果明顯、直接。
d.實踐表明前端精細選粉機切割粒徑需﹤30μm,否則易造成水泥需水量增高。
e.磨尾采用JD高效內循環精細選粉機為獨立內循環分選系統代替高能耗的O-Sepa選粉機分選系統,裝機功率是原O-Sepa系統的40%,節能降耗幅度大。
f.JD高效精細選粉機選粉效率高達90%,切割粒徑達10μm~30μm。
g.采用高效旋風筒收集成品,高效、低阻、沒有粉塵外排,噪音小。
h.質量穩定,水泥適應性能好,3微米含量在5-8%以下。
i.設備體積小,備于老線改造,新建線土建投資少。
j.JD高效內循環精細選粉機為獨立內循環分選系統,改造對原工藝系統參數沒有影響。
k.綜合粉磨電耗較低,噸水泥電耗可達22~25kw.h。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