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傳統粉磨設備,立磨出現較晚,發展時間較短,但優良的技術性能使其在現代工業原料粉磨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水泥熟料和礦渣的粉磨也越來越多的采訪立式磨機。作為立磨關鍵部件,磨輥和磨盤的過快磨損是因困擾著眾多用戶,本文就此問題從立磨工藝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措施。
1、原材料的易磨性與磨輥。磨盤的質量
磨輥、磨盤是直接與物料接觸的部件,如果物料的易磨性很差,如硅石、頁巖之類,標便會致使磨輥磨盤的襯板磨損嚴重,并造成不均勻溝槽,裂紋和段邊現象。選擇易磨的原材料能從客觀上防止磨輥和磨盤的過快磨損,那么選擇一副質量好的磨輥、磨盤才能從主觀上延長壽命,已達到降低生產成本的目的。
2、磨輥間的平衡度是否一致
磨輥間的平衡度是指將全部磨輥靜態下放置在磨盤上,其磨輥的中心線是否處在同一水平線上面,這跟磨盤的安裝平整度有著直接的關系,跟磨盤的加工精度也同樣有關,若不平衡,運行中在磨盤和磨輥在研磨加壓的情況下,離磨盤近的磨輥將會磨損的很快。
3、磨輥間色平衡度是否一致
限位高度準確地說是用來控制料層厚度的,當限位高度不一致時,磨盤上料層的厚度同樣不一致,這樣在磨機運轉的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振動,振動的加劇是造成磨損的主要因素之一。限位高度不一致,離磨盤近的磨輥在加壓研磨的過程中手里是較大的,磨損也較快。
4、研磨張緊壓力是否過大,料層對否過薄
在操作中我們要習慣家產加壓,減產減壓的做法,特別實在減產的過程中很多操作員為了控制的穩定和操作省事,一般都很難減掉富裕的那一點張緊壓力?;蛘咴谡a控制的過程中,也同樣讓磨機在張緊壓力始終保持有一點富余。其實這種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達到控制省事目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后,會發現磨盤上料層在不斷的變薄,隨之而來的是磨機逐漸加大的震動,因為磨盤壓力大于喂料量,料層薄,振動大,張緊壓力高,這些無疑都是造成磨輥,磨盤過快磨損的重要因素。
5、防止磨內進入金屬異物
要防止磨內進入金屬異物,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好系統的每一個除鐵器,一般生料磨系統都會配有兩個除鐵器,一臺在原材料配料后綜合進入磨機的皮帶機上方,起到將原料帶過來的金屬異物排除的功能。一臺應該在循環提升機之后的皮帶上方,或者再磨機的外排皮帶機上方,起到將從磨內掉出的金屬排除的作用,例如磨機刮料板,大螺栓等。大塊或者過硬的金屬進入磨機會造成激烈地震動,導致磨機跳停,損壞減速機,更有可能金屬異物被磨輥碾壓后,在成磨輥皮出現大塊脫落,這種情況的出現對于磨輥和磨盤來說比過快磨損更為可怕。
6、氮氣壓力的使用及平衡
氮氣壓力的高低必須根據實際研磨壓力的60%~70%來給定,氮氣囊主要的作用就是蓄能減震,所以在使用氮氣壓力和研磨壓力時必須遵循以上的比例關系,研磨壓力高,氮氣壓力低會產生震動,氮氣壓力高,研磨壓力低,磨輥克服不了氮氣的反彈同樣產生震動,合理使用就能有效克制這方面的震動從而有效的防止了磨輥磨盤的磨損。
另外,各個氮氣囊之間的氮氣壓力必須一樣,否則在各個磨輥之間產生的動力效應就不一樣,打破平衡就會產生震動,磨損機濾就會增加。
7、防止磨輥和磨盤疲勞運行造成塑性變形
所有在運轉系統、設備都需要合理的休息,否則就會產生疲勞,造成過負荷運轉從而產生設備事故,在生產中,定期對立磨系統進行定檢,留出一定時間讓磨機休息,在出磨物料找溫度和烘干能力都能達到要求的情況下,盡量=可能的降低出磨溫度,因為金屬的東西溫度越高,塑性變形的幾率就越大,那么一個帶著極大張緊力在運轉的磨輥產生了塑性變形,其磨損也是非常大的,磨輥機磨盤的磨損從客觀上講是一個無形的消耗,而要防止其過快磨損,就需要在平時的操作中注意做好每一個細節,時刻反思改變操作,管理陋習,再加以合理的考核機制予以推動,才能在真正意義上防止立磨磨輥及磨盤超出合理以外的磨損。
微信掃一掃